生姜泻心汤_生姜泻心汤原文_生姜泻心汤的功效

【组成】半夏11克,甘草、人参、黄芩、大枣各5.5克,黄连、干姜各1.8克,生姜7克。煎法、用法同前。

【方歌】生姜泻心是良方,胃中和不痞为殃。噫气下利芩连草,参枣半夏与二姜。

【症状表现】原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诸家经验谈】《成绩录》:一男子,年三十余,心下痞塞,左胁下有凝结,腹中雷鸣,过食必下利,如是已六年,先生用生姜泻心汤而愈。

《医事或问》:余前治京师只园町,伊势屋长兵卫者,病泄泻,世医谓难治,招余诊之。心下痞鞭,水泻,呕逆而将绝。余用此方治疗。世人将大恐也,因今医皆用柔药,若用此方中病时,将大发瞑眩,恐其瞑眩者,病不治也,病家领会而乞药,乃用生姜泻心汤三帖,其日七时许,病人大吐泻而气绝,因是家人骚动,集医诊之,皆云,已死而归,急招余,又诊之,色脉呼吸皆绝,实似死矣,但其形状有可疑,且由死仅二小时耳,试以前方入口而可通,因是而回,至夜九时许,病人如梦醒而开目(中略)后云甚饥。以茶渍食三碗,大悦而寝,翌日更健,如忘多年之病。

《汉法医典》:胃扩张,并胃癌轻证,用生姜泻心加茯苓汤重证丁字汤(牡蛎、茯苓、吴萸、陈皮、白术、生姜、竹节、人参、枳实),兼有便秘时,则用麻仁丸。

【中医辨证】 中虚湿热水气证:心下痞满或疼痛,嗳腐食臭,腹中雷鸣,或下利,或呕吐,舌淡,苔薄黄或腻,脉滑或弱。

用方思路:正确使用生姜泻心汤,以主治中虚湿热水气证为基础方,以主治湿热水气下注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病变证机:脾胃虚弱,湿热内结,水气内生,饮食不消,以此而演变为中虚湿热水气病理病证。

审证要点:根据心下痞满,或疼痛,嗳腐食臭,四肢无力,苔黄略腻,脉弱或滑为用方审证要点。

【西医辨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红斑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肝炎,贲门痉挛,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炎等。

【衷中参西】 合理运用生姜泻心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无论是治疗消化疾病,还是治疗心肾疾病等,都必须符合生姜泻心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临证选用生姜泻心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肾炎,神经性头痛等。

【方药西用】 具有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抗凝血、抗缺氧、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

随证加减用药:若食积者,加生麦芽、莱菔子,以消食和胃;若水气明显者,加茯苓、白术,以利湿健脾;若气逆明显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化湿等。

【煎服方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加黄连。并泻肝法。

【方证研究】 脾胃虚弱,湿热内蕴,壅滞气机,浊气内结,则心下痞满或疼痛;胃气不降而上逆,则嗳腐食臭;湿热夹水气而逆行,则腹中雷鸣;脾虚湿注,则下利;胃虚上逆,则呕吐;舌淡,苔薄黄,脉滑或弱均为中虚湿热之征。其治当补中降逆,散水消痞。

方中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半夏、干姜,理脾和胃,宣畅气机,防止寒凉伤胃。生姜醒脾理中,散结行气,降泄浊逆,散水气,化饮食。人参、大枣、甘草,补中益气,调补脾胃。

【功能与主治】治伤寒汗出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噫气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不利者。

【主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 米碧灵
  • 村南西北
  • 小小倩萌萌哒
  • 彼岸驻灯塔
  • 是个社会好青年
  • 7人赞过
7
5
0
评论 0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