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遗体器官捐献登记量7年增近百倍

皖江晚报消息 我生前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却享受着低保户待遇,无以为报,唯有死后捐献遗体,为社会尽点微薄之力。这是低保户陈明凤见到记者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从马鞍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了解到,陈明凤死后的遗体将会捐献给皖南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共有163例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在案,成功实现遗体(器官)捐献23人。

捐献遗体只为了报答社会

2017年4月26日,记者来到映翠社区陈明凤的家,映入眼帘的是一间约60平方米左右的小套房,不大的客厅中间摆放着一张四方桌。陈明凤告诉记者,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不能劳动,雨山区九华村主动为她办理了低保。逢年过节,村里还会送来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平时一些社会组织给村里一些赞助时,村里也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陈明凤。这套房子是九华村为了让她看病方便,通过多方协调,把她的拆迁安置房调剂到了映翠小区。以前一直和自己的母亲住在一起,有母亲照料她,两年前母亲去世了,现在平时只有她的弟媳照顾她。陈明凤对记者说:多年来九华村一直很关心我,我不想死了以后还给社会、亲戚添麻烦。我自己一身病,活着的时候没给国家做贡献,希望死后捐献遗体能为社会尽点微薄之力,我就心满意足了。没有豪言壮语,可陈明凤却说得那么自然、那么轻松。

目前全市成功实现遗体(器官)捐献23人

马鞍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遗体捐献对于科学普及、医学进步、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和文明建设有着深远意义。对社会来说,遗体捐献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的贡献。人体解剖、人体器官移植等都需要大量的遗体来源。对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一种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共有163例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在案,成功实现遗体(器官)捐献23人。

■新闻链接■

遗体(器官)捐献基本流程

凡在本省居住、无偿的志愿捐献遗体者,可直接到登记接受站登记手续,也可与省红十字会联系,由省红十字会介绍到就近的登记接受站办理登记手续。

志愿无偿捐献遗体者需填写申请,后到附近公证处办理公证。同时,登记接受站要向正式登记者颁发由省红十字会统一印制的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

安徽省有三家遗体(器官)捐献接受站,分别是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蚌埠医学院接受站,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皖南医学院接受站。

胶东在线6月2日讯 为使更多的人了解参与造血干细胞和遗体器官捐献,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5月30日,福山区红十字会组织金桥幼儿园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造血干细胞和遗体器官捐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当日,福山区金桥幼儿园的红十字志愿者一起来到人员密度较大的福山东北关市场,向群众分发遗体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宣传材料,并向群众介绍捐献的相关知识。活动现场,福山区公益组织益善德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发动十余名志愿者一起来到活动现场,填写了遗体(角膜)捐献申请登记表。

益善德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强说,在通过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了解到遗体器官捐献相关知识后,许多志愿者表示愿意加入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活着的时候能为社会做志愿服务,去世后也能让别人受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记者 刘晓阳)

从登记区域看,全国31个省区市都有志愿登记,江苏、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登记人数较多;从登记年龄看,由于志愿登记要求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登记者以中青年居多,约占60%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20%;从职业来看,各行各业各层次都有。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 倩倩家的豆角
  • enjoy路佑劫
  • 放开那伯贤i
  • 你屋大伯爹xybm
  • 七朵娇花
  • 7人赞过
7
0
0
评论 0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