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拼音是什么-浙江的来历是什么

浙江”的正确读音zhèjiāng。
浙江是一个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地处东部沿海最东端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浙江有雁荡山、普陀山、雪窦山、天目山、天台山、四明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等名湖,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杭州千岛湖,有钱塘江、甬江等名江。
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

浙江的来历是什么

一、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为“之”字形,江流曲折,古代称为“折江”、“之江”,后又称为“浙江”,省以江名,这就是“浙江”省名字的来历。

二、简介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

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岛屿构成。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

扩展资料

浙江的历史沿革

一、唐代

唐朝开始浙江名称开始出现,唐朝浙江属江南道/江南东道,乾元元年江南东道分拆,分属浙江西道,浙江东道,分为11个州(郡)。

二、五代十国

浙江属吴越国,设11州、1军、63县。

三、宋代

北宋时期,属于属两浙路,设11州、府;南宋时期,分属两浙东路、两浙西路,临安为都。

四、元代

元置浙江等处行中书省,为省级行政区划的开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亡宋,立两浙都督府于杭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自扬州迁江淮行省治此,改名江浙行省。

五、明清

清代设置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行政区域从此开始稳定少变。清代设浙江省,辖有11府(地区)、63县(州、厅)。

浙江是那个省的?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

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

浙江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大米、茶叶、蚕丝、柑桔、竹品、水产品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绿茶产量占中国第一,蚕茧产量占中国第二,绸缎出口量为中国30%,柑桔产量中国第三,毛竹产量中国第一。

浙江是中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柑橘、海鲜和竹制产品等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沿海的宁波、上海与舟山群岛之间每天都有多班客轮往返,形成了中国最为繁忙的海上客运“金三角”。京杭大运河的杭州—苏州、杭州—无锡区段每天尚存一班夕发朝至的游船对开。

扩展资料:

风景名胜

浙江文化属于典型的“中国东南文化区”,其主体构成是吴越文化。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省级321处,市县级1674处,共有文物保护点近4万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3个。

浙江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18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4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国家森林公园35个。

浙江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7处,国家自然保护区65处,是森林公园最多的省,有丝绸、茶叶、服装、南宋官窑等博物馆。

浙江在哪里哪个省份

浙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级行政区。浙江,简称浙,省会是杭州,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浙江


浙江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的1.1%,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河流和湖泊占5.05%,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 enfiniti
  • 零零零Hi
  • 安斯维亚
  • 攻心不可测
  • InLoVe-
  • 10人赞过
10
3
0
评论 0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