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式呼吸的练习方法-如何练习腹式呼吸

初学者以半卧位最适合。两膝半屈(或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

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

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可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缩唇呼气法就是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收腹、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

要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每分钟7-8次,每天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

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后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着利用8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



扩展资料

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正常的腹式呼吸一次约10-15秒,能吸入约500毫升空气。腹式呼吸时,横隔肌会下降,腹压增加,感觉好像是空气直接进入腹部,这时若把手放在肚脐上,会感觉手上下微微抬放。

腹式呼吸让横膈膜上下移动。由于吸气时横膈膜会下降,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因此,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进行深度呼吸,吐出较多易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

如何练习腹式呼吸?

1、经常深呼吸,腹式呼吸因为腹部肌肉一直处于松弛和紧张的状态,局部肌肉中的毛细血管继续收缩和放松,加快血液循环速度,从而扩大了供氧量,也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有助于调整身体器官和组织。 

2、练习呼出的气, 通过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膈肌活动范围,影响肺部的通气。经过研究,发现膈肌减少了2厘米,肺通气量增加了约300毫升。坚持6个月的腹式呼吸可以显着增加膈肌活动范围,改善心肺功能,特别是对于老年肺气肿和肺功能障碍患者。

3、练习鼻子吸气,吐气。通过腹式呼吸可以改善腹部器官功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降低血压。

4、仰卧起坐也是腹注意事项呼吸的一种练习,具体方法是将手放在小腹前的水平位置,手掌向上,然后吸气,然后慢慢地将手推向抬起至下颌。手掌上下翻转,双手再次下降。


注意事项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即深吸气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6—10秒。功力深时可以适当的廷长时间。

第四,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

腹式呼吸的正确方法

腹式呼吸的正确方法

腹式呼吸的正确方法。人是需要呼吸才能够生存的,呼吸的方法有很多,而腹式呼吸对人体的好处多多。那么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下腹式呼吸的正确方法的相关内容。

腹式呼吸的正确方法1

腹式呼吸的正确方法

腹式呼吸可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

顺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在腹式呼吸感觉舒服的前提下,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肌肉放松。

逆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收缩腹肌,呼气时再将它放松。

腹式呼吸的做法:

1、首先,想象丹田(肚脐下三根手指的位置)里,有一个假想的“小气囊”。

2、接着,用鼻子吸气,把吸进去的空气一路从胸部、腹部送下来,一直送到“小气囊”里。

3、此时,小腹会微微凸出。然后,再深深地吐气,把“小气囊”里的空气,全部呼出。练习的时候,可以将手放在小腹上或是在小腹上放一本书,来感觉腹部的起伏。

刚开始时,每天有意识的练习50次的腹式呼吸,慢慢地是可以将腹式呼吸成为自己的呼吸习惯的。

腹式深呼吸的正确方法

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思想集中,排除杂念,也可说是进入气功态。由鼻慢慢吸气,鼓起肚皮,每口气坚持10~15秒钟,再徐徐呼出,每分钟呼吸4次。

除了仰卧,还可以坐着、站着进行,做腹式深呼吸的时间长短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调整。

怎样才能练好腹式呼吸

1、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尽量达到“极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应收缩与胀大到极点,如果每口气直达下丹田则更好。

2、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3、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钟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

4、用鼻吸气结束时有几秒钟的停顿,将意念集中在小腹的气流处,气沉丹田,即集中精神去感受小腹中气流的流向变化,然后有意识的使其于此凝聚。

5、用口呼气,并且呼气要绵长有力,不可一口呼完,要控制气流缓慢有力的呼出。

6、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腹式呼吸的好处提高肺活量

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

腹式呼吸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对于老年性肺气肿和其他肺通气障碍的康复很有帮助,还能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降低患肺炎的几率。安神益智

腹式呼吸可以调节人体的情绪,进而起到安神的作用。而且对大脑的`发育和智力改善都有一定的作用。促进肠胃蠕动

由于腹式呼吸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腹内脏器活动加强,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起到加速毒素的排出,减少了肠胃内细菌的增长。此外,对结肠癌及痔疮的预防也很有成效。减肥瘦身

腹式呼吸法有助于刺激肠胃蠕动,可促进体内废物排出,如果每天坚持腹式呼吸,有利于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废物,改善腹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减肥的作用。还能可以放松胸部、肩部、颈部的线条,让你的上半身线条更加优美。改善妇科疾病

腹式呼吸由于增加了腹部运动,改善了腹腔内生殖系统的血运,所以对卵巢,子宫,附件的炎症的治疗都有一定的作用。对男科前列腺肥大也有一定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做腹式呼吸时,体内会产生一种前列腺素的物质,能够消除活性养,并且扩张血管的功能。当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动横隔膜时,它会从细胞内渗入血管及淋巴管,祛除活性养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

腹式呼吸的正确方法2

卧推呼吸的正确方法

卧推的呼吸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情况来进行选择。

1、推起时瞬间闭气并快呼气,下落时慢吸气。此种方法是卧推训练最常用的呼吸方法。

2、推起前吸气,推起时憋气,推起后呼气再吸气,下落时憋气,下落后呼气再吸气。这个呼吸方法在用于大重量卧推时常用。

卧推建议用腹式呼吸

卧推建议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这样可以避免耸肩和上肢的不稳定。

呼吸可分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两种。我们平时的呼吸方式就是胸式呼吸,胸式呼吸吸气时胸腔上提,呼气时胸腔下放,呼吸较浅并会导致肩胛骨上下活动。而腹式呼吸则是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气体交换量大,胸部不会发生变化,肩胛骨也不会因此有活动。

卧推正确呼吸的好处

1、保证供氧

正确而有节奏的呼吸可以保证身体氧气正常的供应,保证训练动作协调,稳定持续的进行。如果呼吸紊乱,身体氧气供应不足,那么训练很可能做几个就无法再进行。

2、力量发挥更好

正确的呼吸可以让身体发挥更好的力量,比如适当的憋气,可以让身体积攒更多的力量,推起更多的重量。

3、减少乳酸堆积

卧推会导致乳酸堆积在肌肉处,而正确的呼吸能帮助输送更多的氧气,从而加快乳酸的分解。

卧推会岔气吗

卧推岔气的情况是非常少的。

我们在跑步时常常会遇到岔气的情况,而岔气的原因就是膈肌痉挛。膈肌是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膈肌持续运动,呼吸不得法,压力过大,就可能会导致其产生其痉挛发生。卧推不像跑步一样长时间的给膈肌压力,一般很少会引起岔气。

在一个运动中,除了掌握好动作以外,正确的呼吸方法也不容忽略,卧推自然也不例外。正确的呼吸可以让我们持续稳定的进行运动,而不会因呼吸紊乱导致半途无力,无法继续等情况。那么卧推呼吸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卧推呼吸注意事项

卧推中要避免长时间憋气。

在卧推中可以适当的憋气,比如在推起时憋气。但是憋气时间不能过长,过长时间的憋气,会使训练者机体缺氧,轻者引起头昏眼花等症,重者更可能导致晕厥,脑充血甚至休克等更为严重的情况。

腹式呼吸的正确方法3

怎样练习胸腹式呼吸更容易

胸腹式呼吸可以增大吸入空气的容量,有助于发出声音,也可以让声音更加的有厚度,更加好听,更能传递我们的心声。

对于胸腹式呼吸,常常有种错误的理解,以为深呼吸就是高耸双肩,胸口紧张,肚子使劲憋气,好像使劲的提气一样。其实不是这样的,做胸腹式呼吸的练习可以很轻松的进行。

想象自己进入到一个鲜花盛开的美丽花园,四处鲜花朵朵,在阳光下绽放,在微风中摇曳,美丽得让人心醉。

你沉醉其中,闭上双眼,微微张开嘴唇,贪婪的闻花香,丝丝缕缕的花香从你的鼻子乃至于唇齿间飘进你的身体。

你享受极了,也特别的放松,双肩下沉,下沉,胸腔特别的舒服,如果双手放在腰间,你会感到腹腔在微微的鼓起来,这就是在用胸腹腔呼吸。

经常这样练习,有意识的这样练习,知道练到将胸腹式呼吸变成一种习惯,那么你就成功了,你会很随性的就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如何腹式呼吸的正确方法

腹式呼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训练方法,也被称为放松呼吸、调息训练。
腹式呼吸通过有意识延长吸、呼时间,进行深、缓、有规律的呼吸运动,达到自我身心调节的目的。
腹式呼吸可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协调地发挥功能,降低应激水平,能有效减缓紧张焦虑情绪。
腹式呼吸 VS 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呼吸时,横隔肌会下降,腹压增加,感觉好像是空气直接进入腹部,这时若把手放在肚脐上,会感觉手上下微微抬放。
胸式呼吸
大多数人,特别是女性,大都采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运动及胸部微微扩张,许多肺底部的肺泡没有经过彻底的扩张与收缩,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这样氧气就不能充分地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时间长了,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
腹式呼吸有哪些好处
对肺部
腹式呼吸训练能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量。通气量增加后,身体的氧气供给提高,肺部组织也能更加强壮,这样就能更好地抵御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另一方面,由于横膈膜和肋间肌也在呼吸中得到锻炼,我们的活力与耐力也都会相应得到增加,精力也就更充沛了。
对精神放松
当人体面临较大应激时会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研究发现腹式呼吸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缓紧张焦虑情绪。
还有研究将腹式呼吸用于控制考试焦虑,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的考生,名次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腹胀、厌食和便秘等症状,但脏器无明显异常,其发病多与情绪有关,与患者应激也有很大关系。有研究发现,腹式呼吸对心理和脏器功能的调节作用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分娩
紧张焦虑、抑郁是孕产妇最常见的应激反应,腹式呼吸既可调节孕产妇应激心理状态及脏器功能,又具备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不增加经济负担的特点,易于被孕产妇接受使用,对促进顺娩率及母儿的健康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与长期的紧张焦虑有关。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如果能长期坚持腹式呼吸运动,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减少药物服用量。
对盆底肌放松
临床上,有不少患者进行盆底筛查后,盆底肌电报告显示前后静息值超出参考范围,有些还伴有盆底痛和痉挛的症状,尤其是在盆底肌锻炼结束之后。
这时候临床医生就会推荐患者改变呼吸方式,从浅而快的胸式呼吸,转向深而缓的腹式呼吸,能有效放松盆底肌肉。
如何进行腹式呼吸
Step 1
身体静躺(也可静坐),将一只手放在腹部,想象身体完全处于放松状态,可以先完全放松5分钟;
Step 2
慢慢吸气,感受腹部随着进气量的增加而鼓起(就像一只气球),放在腹部的手被抬高,直到最大进气量,这个吸气过程约3~4秒,保持1~2秒;
Step 3
慢慢呼气,感受腹内的气体随着呼吸道缓慢排出体外(像是正在泄气的气球),放在腹部的手随着气体量的减少而下降。想象腹部由于气体的排出而贴在脊柱上,这个呼气的过程约3~4秒;
Step 4
重复2~3步5次,可以在腹式呼吸的时候配合盆底肌收缩。针对盆底高张型,呼气时收缩盆底肌,吸气时放松;针对盆底松弛型,吸气时收缩盆底肌,呼气时放松。
腹式呼吸节奏要深长而缓慢,每次呼、吸都尽量达到极限;

可以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感受气体在体内流动;

整个过程想象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放松的,可以配合盆底肌收缩;

体质强的人,屏息时间可以延长,呼吸深而缓。体质差的人,可以不屏气,但气要吸足;

腹式呼吸不强求训练时间,但要持之以恒,每次5~15分钟均可;

如果吸气时胸部和腹部收紧,呼气时反而鼓起,说明呼吸方式错误。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 燕姬-
  • 盼情如盼晴
  • 山那边的教主
  • 自个乐秽
  • 华汽9962VN
  • 8人赞过
8
0
0
评论 0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相关文章